2016年全市防汛防旱工作统计
发布时间:2017-01-12 10:31 浏览次数: 【字号:默认 大 特大】
- 信息索引号
- 014006710/2017-00038
- 发文日期
- 2017-01-11
- 公开日期
- 2017-01-12
- 文件编号
- 公开时限
- 长期公开
- 发布机构
- 无锡市水利局
- 公开形式
- 网站、文件、政府公报
- 公开方式
- 主动公开
- 公开范围
- 面向社会
- 有效期
- 长期
- 公开程序
- 部门编制,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
- 主题
- 农业、林业、水利--水利、水务
- 体裁
- 其他
- 关键词
- 统计,水域,防汛,抗旱
- 文件下载
- 内容概述
- 2016年全市防汛防旱工作统计
显示全部表格信息
受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影响,今年汛期,太湖流域发生流域性特大洪水,我市6月中旬至7月初遭遇连续暴雨大暴雨袭击,大运河、锡澄运河、西氿、横山水库等河湖库水位均超过历史最高水位,太湖平均水位达历史第二高,全市部分地区发生不同程度险情灾情。出梅后,我市又出现了持续高温少雨天气。9月份,遭受了第14号台风“莫兰蒂”、第17号台风“鲇鱼”的外围影响。面对超历史大洪水、长历时高水位以及强台风等严峻汛情的考验,全市各级防汛部门和防指成员单位按照省、市防汛防台工作要求,严密防范、科学决策、全力调度、合力抗灾,圆满完成了防汛防旱防台任务。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:
一、水情、雨情、灾情
(一)雨情
1、面雨量
我市今年汛期(5—9月)降雨量偏多,面平均降雨为1177.3毫米,比去年同期(1089.8毫米)多8.0%,比多年同期(708.7毫米)多66.1%。宜兴市、无锡市区、江阴市面平均雨量分别为1224.6毫米、1135.8毫米、1213.1毫米。各站汛期降雨量差别较大,其中,大浦口站最多,为1364.0毫米;其次是定波闸站,为1250.8毫米;甘露站最少,为1009.8毫米。
10月份面平均降雨量为284.2毫米,比历史同期最大降雨量(1983年228.4毫米)多55.8毫米,比多年同期降雨量(58.2毫米)多388%,比去年同期降雨量(37.2毫米)多664%。
2、梅雨
(1)面雨量
今年我市6月19日入梅,较常年偏晚4天;7月20日出梅,较常年晚9天;梅雨期32天,较常年多6天。梅雨期呈现入梅迟、出梅偏晚、梅雨期偏长、梅雨量多的特点。降雨集中在梅雨期前段,后期晴雨相间。
今年梅雨量严重偏多,全市12处雨量报汛站点面平均梅雨量543.2毫米,是常年的2.25倍,比去年多84.4%。梅雨期内,多强降雨过程,江阴、宜兴和无锡市区的梅雨量分别为576.3毫米、584.5毫米和505.9毫米。梅雨量单站最多是大浦口站,为663.4毫米;青阳站其次,为583.6毫米;甘露站最少,为433.4毫米。
汛期,我市共出现了三次强降雨过程,分别为6月21-22日、6月27日-28日、7月1日-3日。
(二)水情
2016年梅雨期内,无锡境内共有6个站点水位超历史。其中,大运河无锡站在7月3日10:00出现过程最高水位5.28米,比历史最高水位5.18米(2015年6月17日)高0.10米;大运河洛社站在7月3日8:15出现过程最高水位5.37米,比历史最高水位5.36米(2015年6月17日)高0.01米;锡澄运河青阳站在7月3日7:25出现过程最高水位5.34米,比历史最高水位5.32米(2015年6月17日)高0.02米;锡澄运河定波闸站在7月3日15:50出现过程最高水位5.24米,比历史最高水位5.20米(2015年6月28日)高0.04米;西氿宜兴站在7月5日7:40出现过程最高水位5.54米,比历史最高水位5.30米(1991年7月13日)高0.24米;横山水库站在7月2日22:05出现过程最高水位35.59米,比历史最高水位35.43米(2009年8月11日)高0.16米。
(三)灾情
据统计,今年全市7个市(县)、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受灾。全市受灾人口20.13万人,紧急转移2.36万人,其中宜兴紧急转移人口2.13万人;住宅受淹3.5万户;农作物受灾面积34.44万亩,林果损失1000棵,水产养殖损失1.6万吨; 停产企业434家;损坏堤防111处、3.87千米,损坏护岸2处,损坏水闸1座,损坏机电泵站2座。因洪涝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5.13亿元,其中:农业直接经济损失2.767亿元,工业交通业直接经济损失1.878亿元、水利工程水毁直接经济损失0.44亿元。
二、应对水旱灾害各项准备工作
为做好今年的防汛防旱工作,全市各地严格落实防汛责任制,认真排查工程险工隐患,修订完善各类工作预案,加强水利工程调度运行,全力以赴防汛备汛。
(一)全面排查工程隐患。春节前,市防指下发了《关于开展水利工程汛前大检查的通知》。通过检查,全市共查出各类堤防险工险段62处,长约18342米,病涵4座,病闸10座,病泵站27座,病塘坝5座。5月中旬,市防指对重点险工患段、低洼地区、河道筑坝、防汛仓库等进行了再检查,并下发了《加快处理我市水利工程险工隐患的通知》。汛前,全市水利工程险工隐患已基本处理完毕,一时无法完成的,也制定了应急度汛方案。
(二)加强基础设施建设。今年,市水利局对现有的城市防洪排涝工程进行维修加固和完善。江阴、宜兴等地对长江、太湖大堤、库塘大坝的涵洞、主要航运河道沿线圩堤、镇村结合部的防洪工程、水毁地段、在建工程等进行了重点排查。惠山区制订了《惠山区全面提升防洪排涝能力三年(2016-2018)行动计划》,计划三年投入12亿元,通过实施一批水利工程建设,进一步提高现有工程防御标准;今年投入4亿多元,部分水利工程的防洪排涝能力得到了提高。虽然今年汛期雨量、梅雨量都比去年偏多,水位又创历史新高,但惠山区的洪涝灾害损失只有去年的16%,防灾减灾效益明显。江阴市计划两年投入2亿元,用于加高加固堤防。锡山、滨湖、新吴区针对去年汛期出现的薄弱环节采取加高加固堤防、增加排涝能力等多种手段,进一步提高片区防洪能力。梁溪区主汛期前完成了总投资496万元的北兴塘河驳岸加固、高桥泵站西侧驳岸加高加固、沁园浜新建泵站等45项工程,消除了防洪隐患。市政园林局做好雨水管道疏通、道路积水点整治等工作,共疏通雨水管道808.5千米,清挖雨水检查井、收水井5万余座,清疏高架桥及大型桥梁泄水孔18992个,完成了锡澄路、健康路、隐秀路、运河西路、盛岸西路等21个道路积水点的整治工作。
(三)严格落实防汛责任。汛前,各市(县)、区防汛指挥机构成员调整完成。市防指落实各市(县)、区防汛责任人,长江、太湖、望虞河大堤、水库、重点塘坝及重要圩区的防汛行政与技术责任人,并在4月29的《无锡日报》上公布,接受社会监督。市防指还向各防汛责任人发出了告知信,要求进一步明确担负的责任、熟悉工程情况、切实履职尽责。宜兴落实了五千亩以上大圩、五万方以上库塘的行政责任和技术责任人。各级镇、街道、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实行指挥部成员分工包片及技术人员包村、包圩、包堤防等分级包干责任制,明确责任,加强监管。4月29日,市政府召开全市防汛防旱工作会议,进一步部署今年防汛防旱工作,向各市(县)、区下发防汛防旱责任状。5月19日,召开驻锡部队防汛工作联席会议上,进一步明确军地双方防汛责任、任务。
(四)提升应急保障能力。一是修订完善各类预案。针对特征水位变化、防指成员单位调整等情况,今年,市防指对《无锡市防汛防旱应急预案》、《无锡市防御台风应急预案》进行了修订。5月中旬,市防指会同市应急办对各市(县)、区及镇、街道级防汛防台预案修订情况进行了督查。二是积极落实防汛物资和抢险队伍。据统计,全市共组建抢险队伍967个,总人数2.4万人。其中,民兵抢险队383个,河道及管理单位抢险队288个,水库抢险队38个,其他专业抢险队258个。4月28日,我市防汛机动抢险队开展了防汛抢险模拟演练。5月30日至6月5日,我市机动抢险队抽调10名骨干力量参加了江苏省2016年军地联合防汛抢险演练,这是我省近年来参与人数最多、规模最大的一次联合防汛抢险演练。全市储备防汛物资:三袋333.83万只,木材1349立方米,块石4.19万吨,土工布16.45万平方米;其中,市本级储备防汛物资:三袋37.395万只,木材110立方米,块石0.95万吨,土工布2.28万平方米。目前,无锡市本级、江阴、宜兴、锡山、滨湖、新吴区等地防汛物资仓库已经建成,进一步改善了防汛物资储备条件。三是做好防汛指挥系统的运行维护工作。各市(县)、区防汛指挥决策系统进行了汛前维护,宜兴对全市41个遥测站点设备进行清查、整修和数据校核,以确保遥测站点的数据采集、信号传输正常运行。江阴市15个镇、街道防汛决策系统已完成并投入运行。锡山区实施了防汛信息系统二期工程。四是加强河湖监管力度。我市进一步加强河湖水域堤防管理,认真组织开展专项执法检查,依法查处非法侵占河湖水域和堤防资源的开发行为。今年我市共查出坝埂83条。5月16日起组织开展水政联合执法月活动,6月3日开展了河道拆坝推进会,集中力量拆除河道阻水坝埂。五是组织基层防汛培训。5月31日-6月1日,我局与组织部联合举办第四届基层防汛指挥长培训班,全市70多个乡镇(街道)的防汛指挥长及7个县(市)、区的防办主任共90余人参加了培训,进一步提高防汛指挥长组织领导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。
(五)科学实施调水引流。我市配合省水利厅及太湖局做好“引江济太”工作,到11月底,累计调引长江水4.98亿方,入太湖1.46亿方。继续开展调水引流工作,利用梅梁湖泵站、大渲河泵站两大引流工程常年调水,拉动了太湖北部水体流动,缩短了太湖换水周期,进一步改善了水源地水质,确保了供水安全。截止11月底,两站全年累计调水量6.22亿立方米(其中梅梁湖泵站2.62亿立方米,大渲河泵站3.21亿立方米,节制闸自排调水量0.39亿立方米)。同时,加强城区调水,加速水体流动,切实改善河道水质,缓解城市河道黑臭现象,改善区域河湖及城乡水环境。今年以来,城区河道共计调水0.45亿方。
三、防御强降雨及台风情况
6月21至7月3日十多天时间,我市出现了三次强降雨过程,时间间隔短,降雨强度大,持续时间长,给我市防汛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。特别是7月1日-3日的强降雨,造成了我市自1991年以来的最大一次洪涝灾害,全市多地受灾,特别是宜兴地区灾情严重。全市上下众志成城、同心协力,通过十多天的连续奋战,最大限度地减轻了洪涝灾害给我市带来的影响,确保了全市防汛防台安全。
1、高度重视,各级党政领导一线指挥。我市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今年的防汛防台工作。李小敏书记专门对做好今年防汛防旱工作作出批示,并在市委常委会上专题研究部署我市防汛工作,要求各级党政领导思想高度重视,突出重点薄弱地区和薄弱环节防范,加强水情、雨情的预测预报和研判,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。汪泉市长主持召开全市防汛应急工作会议,要求加强堤防巡查防守,突出重点部位防范,备足备强物资队伍,做好抢险救灾准备,加强部门协同配合,全体动员合力抗灾。刘霞副市长坐镇市防指指挥,要求做到“三个不、三个保”:“不决堤、不垮坝、不死人”、“保安全、保生活、保生产”。各地各部门切实落实以行政首长责任制为主的各级防汛责任制,全党发动、全民动员,形成覆盖市县(区)镇村四级防汛责任网络。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身先士卒,深入一线,靠前指挥,确保将各项措施和责任细化落实到每个环节、每个岗位、每个人员。
2、加密会商,加强防汛防旱工作指导。李小敏书记、汪泉市长、刘霞副市长多次召集市水利局、市政园林局、气象局、水文局相关单位会商防汛形势,紧急部署防御工作,并赴宜兴、锡山、滨湖等受灾地区、防汛重点地段、低洼易涝地区等检查指导防汛抗灾工作。市防指派出5个工作组对全市7个版块进行再检查、再动员、再部署,特别要求宜兴、滨湖及太湖新城做好应对太湖高水位各项措施,做好应急抢险救灾工作。宜兴地区出现严重汛情后,市防指不间断派出工作组赴宜兴指导防汛抗灾工作。
3、及时响应,全面部署各项应急工作。根据雨情、水情,市防指及时启动防汛应急响应。6月28日8时起,全市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。7月3日上午11时,我市防汛应急响应提升到Ⅰ级,为我市首次启动防汛Ⅰ级防汛应急响应。其他地区也启动了相应的应急响应。
4、全力调度,最大限度发挥工程效益。一是提前启用沿江泵站加大向长江排水力度。由于入汛以来太湖流域降雨明显偏多,太湖及地区河网水位居高不下,6月14日12时起,沿江白屈港、新夏港泵站开机8台全力排涝,排涝流量145立方米每秒,沿江水闸低潮位时开闸抢排,高潮位时关闸挡水,降低锡澄地区河网水位。二是科学调度城市防洪工程。降雨前,提前关闭运东大包围,预降内河水位。强降雨中,运东大包围及时开机排涝,在7月3日的降雨中,我市大包围控制运行,最多时开机12台,最大排涝流量180立方米每秒,南门水位控制在3.78米以内。三是确保梁溪河西片防洪安全。7月1日22时30分,大运河无锡水位4.42米,关闭仙蠡桥南枢纽节制闸、张巷浜节制闸,开启犊山节制闸,降低梁溪河水位。四是通过直湖港节制闸、吴塘门船闸泄洪,减轻大运河沿线压力。五是科学调度流域性水利工程,减少上游来水,加大泄洪流量。经积极向上争取,7月2日上午7时20分,省防指开启蠡河船闸向望虞河泄大运河洪水。12时10分,关闭钟楼闸,减少大运河上游来水。六是加强水库、塘坝运行管理。为统筹兼顾大坝安全和下游高水位情况,横山水库和油车水库采取精准调度,分时段、变流量泄洪,在确保大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拦截上游来水,充分发挥蓄滞洪水、抵御洪峰的防洪减灾作用,其中横山水库于7月2日22时突破了历史最高水位,次日5时45分创造了新的历史最高记录35.58米。汛期中,横山、油车两座水库分别调度泄洪29次和14次,相关人员日夜值守、加强巡查,确保水库及周边地区安全度汛。今年汛期,城市防洪工程共计排涝1.58亿立方米,其中各大枢纽工程累计排涝1.43亿立方米,北塘联圩各闸站工程累计排涝0.15亿立方米。江阴沿江各闸站充分利用潮位差及动力排水17.2亿立方米(其中动力排水近5亿立方米)。
5、强化巡查,及时转移撤离受灾群众。入汛后,我市河湖均处于高水位运行,各地加强了对重点地段、时段和薄弱环节的巡查,对江、河、湖、库、圩堤密集巡查、排险除险,把山洪滑坡、防泥石泥等地质灾害防御作为重点,及时掌握汛情、工情,转移撤离人员。据统计,各地堤防巡查人数为1781人次。为确保人员安全,宜兴市紧急撤离西渚、徐舍、新街等地圩区群众2.13人,江阴市紧急撤离1728人。
6、加强值守,实时做好防汛应急工作。强降雨期间,市防汛应急领导小组全部上岗到位,领导一线指导防汛工作,及时处置各类突发事件,密切关注水位、潮位变化情况,督促指导各类水利工程调度运行,全面做好各项防御工作。各地防汛部门、防指成员单位加强应急职守,坚持24小时值班,防汛抢险队伍、应急排水机泵全力投入抢险。第14号台风“莫兰蒂”影响期间适逢中秋天文大潮,有可能出现“风、暴、潮”三碰头的局面,为此,我市各级防指、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加强假期防汛值班,泵站24小时加强值守,实时关注台风动态,及时调度水利工程,做好各项应对工作。
7、迅速反应,全力确保生命财产安全。7月1日-3日的强降雨为宜兴市有历史记录以来最大洪涝灾害,宜兴市险情、灾情不断,全市累计发生决口、坍塌、渗漏等各类险情742处。7月5日凌晨,宜兴巡查人员发现梅家渎万亩圩区围堰出现渗漏,有破圩危险,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抢修。市和市县区领导、水利专家、部队第一时间赶到现场,通过评估险情、制定方案,现场决策,科学调度,通过数小时的努力,围堰得到加固,晚上启动第二道防线抢筑工作,保护了1500余户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。宜兴和桥镇南新联圩长征圩西线,内外水位差较大,土体长期浸泡,造成圩堤中线向内侧塌方120米。发现险情后,宜兴市防指及时采取措施,利用多排桩木加固、还土,彩条布覆面,确保在超历史水位中安全度汛。
7月3日7点30左右,江阴璜土常泽桥村南河头(位于北塘河)之前临时加固的防浪挡墙(半砖墙,约0.8米高)受高水位挤压倒塌30米左右,造成洪水漫过缺口涌向居民区,璜土镇政府及时组织城管、民兵等60余人抢险 ,通过市武装部协调63680部队出动210名官兵的协助下,于上午12时左右消险,加固防浪挡墙150米。
7月4日早上6:50,工作人员在巡察堤防时发现,锡山区谢埭荡联圩堤防排涝站段废弃引水涵管内有大量集中渗水,发现险情后,锡山区防办及时排查管涌点位置,为外侧驳岸下部,且发现水面出现了一个大的漩涡,彩条布已无法堵住。街道立即联系挖机及自卸王,同时通知交警队对抢险车辆所经道路进行交通管制,针对部分抢险道路泥泞,紧急调用了几十块钢板铺设进出道路,调用了15车黏土在石驳岸挡墙外河道进行抛洒封堵,至下午2:11,渗水问题得到解决。为进一步巩固险情抢护效果,7月6日上午,经锡山区防办调度,调用6米长木桩在堤防管涌处迎水面封堵的黏土上进行打桩加固,7月7日完成加固工作。
8、协同配合,合力做好防汛救灾工作。面对汛情,各防指成员单位密切配合、积极应对、形成合力,最大限度减少灾情对人民生产生活的影响。在防御强降雨及台风期间,市气象局加密雨情、风情等天气情况发布频次,及时提供最新动态信息。市水文局及时搜集、汇总河湖水文数据。市水利局全力做好工程调度,最大程度发挥水利工程防灾减灾效益。市政园林局全面排查全市积水路段,明确责任单位,疏通下水管网,及时组织人员抢排涝水,15座公铁立交设积水警示。市交通运输局做好京杭运河船只安全管理工作。市农林局、市住保房管局、建设部门、城管部门做好农业防灾、危旧房、在建工地、对户外广告牌管理工作。供电、供水、电信、供销社、人保等部门做好各项保障工作。市民政局做好查灾、核灾、救灾工作。公安部门加强巡逻防控,做好警力、车辆、物资等应急准备。环保部门加强水源地水质监控,严防水体污染。市地铁集团对梳理出的431个可能进水点分类进行整治,现场储备防汛物资。新闻媒体及时滚动播报防汛防台信息。通讯公司及时发布气象信息。驻锡部队出动2776人参与抗洪抢险。全市各级各部门按照预案要求全面做好防台风各项工作。按照洪涝灾害情况启动了全市自然灾害应急救助四级响应,组织相关社会团体和企业积极投身防汛救灾。